GPU供货周期已大幅缩短至8
10日讯,戴尔台湾地区总经理廖仁祥指出,GPU的供应紧张已经开始缓解,2023年底供货期曾经长达40-52周,如今已降至8-12周甚至更短。
10日讯,戴尔台湾地区总经理廖仁祥指出,GPU的供应紧张已经开始缓解,2023年底供货期曾经长达40-52周,如今已降至8-12周甚至更短。
算力概念领衔市场反弹,能否就此开启新周期?
终端需求逐步释放,存储芯片需求回升,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多重信号显示,半导体行业正在迎来触底回升期。随着近期华为新机型的发布以及华为麒麟芯片的回归,市场情绪得到有效提振。华为手机份额占比已增长至W38的18.1%,单周销量为92.2万部。就周销量占比而言,为2021年至今最高数值;并且华为
上海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2025年初,开源大模型DeepSeek迅速从科技界扩展到所有经济领域,成为提升经济效率和增长的新基石。麦肯锡报告指出,大模型和生成式AI可推动全球生产力每年提升0.1%-0.6%。高盛今年3月预测,DeepSeek-R1的普及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推动中国上市
根据瑞银分析师近日分享给投资者的备忘录,英伟达大幅缩短了AI GPU的交付周期,从去年年底的8-11个月缩短到了现在的3-4个月。
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新厂接近完工 产业大周期会否就此开启?
“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去年11月末,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阿里内网的罕见发言让“AI电商”这一概念备受关注。目前,阿里成立了一支AI电商团队,正在打造一款针对商家和达人的AI电商产品“绘蛙”,将为淘宝、天猫商家和达人在生成营销文案、训练专属AI模特等方面提升创作效率,使商品
大模型厂商“多模态”叙事已开写 光模块将借力进入上行周期|行业动态
智通财经APP获悉,晶门半导体(02878)早盘涨近23%,截至发稿,涨18.75%,报0.57港元,成交额1791.43万港元。国金证券表示,展望2025年,AI应用和自主可控将持续驱动半导体周期上行。生成式AI催生的应用有望成为AI浪潮的主流,AI手机、AIPC等终端需求的升级和创新将带动对芯片
研报称,消费电池行业空间广阔,厂商经历全面去库存周期,有望伴随消费电子周期重启上行。行业格局稳定,核心环节企业一体化能力提升,技术、渠道为厂商核心竞争力,东亚占据产业链主导地位。行业加速产业链中国化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