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的三大商业化路径
2025年3月1日,国内AI公司DeepSeek首次公开其推理系统的理论成本利润率——545%,这一数字不仅刷新行业认知,更揭示了AI大模型从技术突破到商业闭环的可能性。这一事件背后,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证明,更是大模型商业变现模式的一次系统性检验。
2025年3月1日,国内AI公司DeepSeek首次公开其推理系统的理论成本利润率——545%,这一数字不仅刷新行业认知,更揭示了AI大模型从技术突破到商业闭环的可能性。这一事件背后,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证明,更是大模型商业变现模式的一次系统性检验。
伴随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陆续披露,百亿级私募的调仓路径揭开面纱。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30家上市公司2023年末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11月2日,传媒、游戏等AI产业链下游赛道强势走高,这让包括吕强、方士雄、王孝安等三季度重仓布局的“牛散”赚得盆满钵满。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葛卫东、陈发树、章建平等十位“牛散”持仓曝光,各
文丨魏薇 林可距离OpenAI首次发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有285天了。过去数月,企业对大模型的态度逐步转变。当下,如何将大模型的能力快速、低成本地应用到具体业务场景,成为产业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企业来说,自己组团队开发大模型,成本高、耗时长,效果不一定好;干坐傻等,又没法升级业务,搭不上AI
在现代医学中,病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能够明确疾病性质、提供精准诊断依据、揭示疾病发生机制。但病理诊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病理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医生培养周期长、主观性强以及罕见病和疑难病例诊断难度大等问题。数智病理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案,病理AI通过对大量病理图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
AI和安全将成为未来的通用技术,如今,这个判断正被越来越多行业专家提及。如何面对新型安全问题,引领安全技术创新?日前,在“第20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CCICS 2023)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及业内资深从业者围绕5G、
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一年里突飞猛进,与期冀共行的是担忧——从国内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到欧盟争分夺秒地商议《人工智能法案》、美国推出《关于安全、可靠和可信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各国法规政策密集出台。技术和监管的演进
PyTorch近日,美国再次升级了芯片出口新规,对中国AI芯片产业进一步封锁。铺天盖地的禁售消息之下,国内的企业们正在谋求生存与突围。目前国内的AI生态当中,巨头们早已布局,尤其是以华为为代表的硬件厂商,正不遗余力地建设算力生态。其中,昇腾系列是华为的AI算力核心之一,华为的野心是要做算力世界的“第
1月16日,阿里云通义开源全新的数学推理过程奖励模型Qwen2.5-Math-PRM,72B及7B尺寸模型性能均大幅超越同类开源过程奖励模型;在识别推理错误步骤能力上,Qwen2.5-Math-PRM以7B的小尺寸就超越了GPT-4o。
美联储鹰派官员:未来降息路径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