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机器人国产装备登国际顶刊机构看好这些产业环节
《科创板日报》3月20日讯(编辑 宋子乔) 见惯了会空翻、会越野的陆上机器人,能在水下作业的机器人是什么新物种?3月20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学,历经6年共同研发的深海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顶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
《科创板日报》3月20日讯(编辑 宋子乔) 见惯了会空翻、会越野的陆上机器人,能在水下作业的机器人是什么新物种?3月20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学,历经6年共同研发的深海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顶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
市场探底回升下隐忧犹存,深海科技与周期股成关注焦点
《科创板日报》3月14日讯(编辑 宋子乔)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版与审议版有所不同。在涉及低空经济表述方面,由审议稿“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修改成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机构密集调研深海科技概念股!龙头7连板,月初迄今接待量居前热门股名单来了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赵旭)深海,被称为地球生命的“极限实验室”,令无数科学家神往。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压强最高可达1.1亿帕,相当于一吨重的大山压在人的拇指盖上。就在这样的万米深渊,一台身长50厘米、重2.7千克的小型机器人,却如游鱼般自在穿梭,甚至能变幻出足肢在海底漫步。马里亚纳海
【每日收评】创业板指震荡下挫跌1%,深海科技概念逆势爆发,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
专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旭光:AI或全面融入深海科技,未来有望形成"深海蜂群"作业模式
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龙头连续俩30CM涨停,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数据看盘】机构甩卖多只深海科技概念股 量化资金活跃度显著下降
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渊,压强相当于一个指甲盖上站了一头一吨重的犀牛,温度接近冰点。此前,能到达这里的深海机器人,多为重量达数吨的刚性体大型潜航器。如今,一台身长不到50厘米、体重仅1500克的“小精灵”来到这一曾经的小型机器人“禁区”,为深海探索带来更多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3月20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