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院在全国率先研发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大大缩短结案时间
1月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13个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事例,涉及司法规则衔接、构建线上诉讼新模式、跨境诉讼授权见证、外商企业司法服务一站通办、多元技术事实查明机制、跨境商事多元解纷、湾区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
深圳中院在全国率先研发了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并完成了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预训练,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司法应用规则,通过人工智能与司法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该系统运用科技手段为法院审判工作赋能增效,既缩短诉讼纠纷解决的时间,又促进统一法律适用的标准,提升诉讼当事人的获得感。目前,系统应用范围覆盖所有常见民商事、行政审判案件和70%的刑事案件,执行辅助平台1.0版本已上线运行。系统上线至2024年12月,智能辅助法官阅卷15.3万件,辅助庭审6.3万次,辅助生成法律文书14.5万份,上线半年间深圳法院民商事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25.6%。随着辅助调解、司法建议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该系统将极大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