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尔博格」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推进重工业领域机器人多场景应用
文丨肖千平
编辑丨袁斯来
36氪首发
36氪获悉,重工领域智能机器人厂商「帝尔博格(DareRobot)」日前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由蓝驰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标款产品迭代开发。
帝尔博格成立于2022年,创始团队重工业背景深厚,出身业内头部企业,拥有多年重工业及机器人领域经验,并发现重工业场景下智能机器人替人的强需求。“(重工业内)还有许多工序是离散制造,以人工劳作为主,且工艺、工况、物料规格形态等,相比轻工要复杂许多。”帝尔博格创始人张本告诉36氪。
在重工制造场景中,大小规格的金属板材、型材及非标结构件,使得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存在困难。重工领域意味着机器人需要大载荷(通常在上百公斤乃至吨级)且长时间精准作业,同时对机器人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等指标亦要求严苛。在这一点上,部分国内外厂商的重载机器人本体,已逐步满足场景需求。
更重要的是,重工业场景仍存在许多需要针对性解决的问题。相比大批量生产的轻工业,重工业中的零部件等生产物料有多类型、小批量等特点,物料的频繁更换或上游制造导致的来料偏差,都意味着机器人程序需要重新设定。
“一旦换一种物料,机器人就需要人工重新定位、编程,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解放人力。甚至因为物料频繁更换,导致机器人效率低于原本人工作业,对于客户来说,机器人变得鸡肋。”张本向36氪分析。
对此,帝尔博格选择以现有的成熟机器人、传感器等硬件为载体,结合AI算法及工艺逻辑等,开发智能机器人工作站,让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物料感知、数据处理、操作路径规划、执行机构动作控制,实现重工领域机器人的完全自主作业,避免人工干预。
具体来看,面对重工制造场景中诸如下料、切割、打磨、焊接、涂装等工序,帝尔博格可提供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工作站,满足具体作业需求。同时各类工作站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实现部分软硬件共享。
以打磨、喷涂等原本人力主导操作的工序为例,帝尔博格产品将人力操作面对的工艺要求、环境条件、物料特征、操作规程、动作路径等,通过各类算法转化,使机器人能够在自主感知物料形态的情况下自主决策及控制,不再依赖任何形式的人工引导。
实际落地来看,经过团队两年开发经验积累,帝尔博格能够做到相对标准化的各类工作站产品交付,并为客户提供研发、安装、调试等服务,基本在2-3个月内即可完成从签单到最终验收。
对于未来,帝尔博格计划推进多机协同,实现同工序多台机器人分工协作、不同工序多台机器人统筹协作等业态需求。对此,帝尔博格已拥有多机联控、动态路径规划等算法储备。
团队方面,帝尔博格团队出身清华大学、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多人曾任职于业内头部企业机器人研究院。创始人张本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研院,硕士研究生,工业控制领域专家,拥有产品及技术开发、团队管理等数十年经验,主导与参与过多个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曾从0到1组建机器人研究团队,产品产值累计超过3亿。
投资方观点
蓝驰创投表示:帝尔博格团队拥有产品化思维且充分了解重工商业业态,具备头部国际化重工大厂视野和灯塔工厂的全栈经验。帝尔博格团队基于视觉及控制算法为重工业客户打造无人的智能工作单站及智能产线。我们非常看好重工客户需求多样化以及工业生产数字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