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统筹整合教学要素?这所高中用17节课展示“双新”探索成果
近日,上海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展示活动(第一场)在控江中学举行。17节覆盖全学科的课堂展示活动,彰显了控江中学的办学理念、表达了学校推进“双新”的主张。
大单元设计、实践活动、行走教学、整本书阅读,如何将这些“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素统筹整合?上海市控江中学的“实践类”学习任务设计,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在展示活动中,控江中学生物教研组将数字化赋能到备课环节的数据分析、互动调控,再到课堂环节的细节捕捉、深度学习,最后到课后环节的反馈评价、分层自查,涵盖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信息化进行有效利用。

跨学科备课组的项目化教学体验,从探究学校的手部清洁装置这一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突破常规的合理创意想象,并根据创想去创新实践,综合运用跨学科资源创造可视化的产品。这种梯度化的创新培养模式既是对创客教育中所强调的“创想-创为-创生”的传承,同时又赋予了“双新”的时代标签。

控江中学校长吴巍以问题为导向,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育人方式的积极转变、学校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等三个维度,全面总结了学校近几年“双新”实践的成果,包括课程体系规划的顶层设计、素养导向下高中深度学习路径的摸索、教师队伍的创建、管理机制的探索、学习评价的转变、新型平台的开发等。

控江中学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倡导自主、追求创新”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此次展示活动旨在让专家和老师们能够更深入地进行探讨,共同谋划、共同研究、共同分享、共同进步,为学校、为区域、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双新”的实施助力。
来源:上海杨浦
相关推荐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